“钢结构只是解决修建的骨骼问题,整合修建系统完整的产业链条,供给完整的商品,还需要其他住所配套系统的协作。”杨家骥表示,当前钢结构生产企业只是纯粹做生产加工的构建单位、施工单位,它们的注意力在钢结构本身,没有关注到住所的整个系统。
其实,钢结构住所配套商品是住所修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,是构成住所修建的组成部分,也是使用技术的载体。根据钢结构住所的各主要功能部位,可以将钢结构住所配套的商品分为三个系统:围护系统,包括墙体系统、屋面、地面、门、窗等;新能源系统与设备系统,包括新能源系统、新风系统、地面辐射采暖系统、给排水设备系统等;安装式全装修系统,包括厨卫系统、管道系统、墙面涂装系统、装修木制品等。
“缺少政策的配套和支持,缺少系统合理的协调与分工,产业总体发展不协调,使得安装式钢结构住所的围护结构材料和配套设施不完善。”刘敬疆指出,安装式钢结构住所系统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外墙围护结构系统。“现有墙体材料性能和安装方法很难满足钢结构在保温、通气、防火以及耐用性等方面的需求。”此外还有门窗系统,钢结构住所门窗安装较传统住所外窗安装杂乱得多。传统住所外墙多为粘土实心砖或钢筋混凝土,外窗可以通过螺栓等直接固定于外墙之上,而钢结构住所墙体材料多为轻质材料(如加气混凝土)或多孔材料(如混凝土空心砌块),无法直接固定,一般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埋扁钢或角钢预埋件进行固定。
配套商品高性能、商品之间需要协调,这也导致现阶段钢结构住所的高成本。据杨家骥介绍,根据钢结构单位给北京市保证房做的预算,使用钢结构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在500元到700元之间。“与传统混凝土结构比较,增幅还是比较大的。”
突围:从支撑体到填充体转移
提升住所质量的路径就是对寓居需求的深入研究,钢结构住所也不例外。针对当前钢结构住所面临的短板,杨家骥表示:“工作重心需要从支撑体转移到填充体上来。”然而,修建的填充体又涉及多个配套商品与技术,当务之急是从哪里着手。“在销售出去的钢结构修建商品中,可能存在围护结构渗漏、卫生间渗漏、复合墙体节能保温、门窗性能等方面的问题,但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了钢结构的发展,需要厘清。”杨家骥建议,应该从国家层面确认钢结构住所的关键技术研发方向,重点攻关突破,也给配套商品企业指明将来发展方向。
佛山市宏耀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
13702925335